优雅的疯狂——《无暇的色彩》

这是一部可以称为确确实实伊莎贝拉·于佩尔的电影

一个女人周旋在同性恋、幼齿恋、一夜情中,在毫不压抑自己的欲望时,却可以表现得这么优雅。因为她的演绎,我常常误以为电影中的女人就是她本人,实实在在。所以,太出色的演员,总可以将你引入歧途。

她的空虚感有种无来由的茫然,空虚令人盲目,冲动令人幼稚。这种无来由的茫然,当年在《地下铁》里的阿佳妮身上,也可体会到同样的气息,吕克·贝松甚至不惜费大段镜头在她的无所事事上。然而你不能不受到这种茫然的吸引,因为生活其实毫无趣味。

中年女人迷上少年,有这样的可能:年青与活力,冲动不可抗拒。恋上这么一个冲动与任性的少年,本就非常不稳定且危险。也许这年轻有暴力因素的躯体,对她若即若离的距离感,更能刺激她的占有欲。进而她还有探究他一切过往的欲望。于是险上加险。在控制与背叛的惊险历程之后,她最终选择了放手,也让自己得到解脱。

少年的生活如此糜烂,卖淫,被中产阶级中年妇女包养,又与富人家少女订婚,一切无他,唯金钱。看似混乱实则目标明确。然而当结果即将来临,他开始迷惑和怀疑自己。

关于同性恋和一夜情:她的生活目标似乎就是填补无限的空虚,所以可以一夜情得如此轻易。于是一夜情的出现,是设计好了的,导致幼齿恋关系的紧张与冲突,并终一触即发的引子。相互伤害,是占有欲的对峙,却又混合几分感情,相互伤害便构筑了这出戏的高潮。

所以糅合了空虚与欲望,物质与性,功利的占有与真情无法分清等因素,为演员的发挥划出非常大的空间。这样的电影,不一定要探究背后的伦理与道德。也许你难以接受,但是当空虚降临而毫无来由时,你便明了它的主旨,电影不过将这种感觉扩大化,极端化,本质上无区别。这种电影的细节决定成败,我们要的就是每一处微妙的矛盾心理的表达。

当富家女之母(她的好友)得知事实找上门来,于佩尔面对这女人的质问,摆在眼前的将是社会声誉以及失去少年的结局。她显得极其镇定,点上香烟,俯视对面的女人,眼神讥讽,是一种姿态,我的生活与你无关的姿态;神态却显疲惫,意味着摊牌的到来;嘴唇无意识微微张开,嘴角的纹路分明写着一种贪欲。这几乎是她的招牌写照。方式优雅,内心疯狂,在这部电影里,她的演绎达到极致。

我喜欢于佩尔的背影,总有着那么一股决绝的味道

 


评论
热度 ( 9 )

© 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 | Powered by LOFTER